6年来,在布拉格附近的自然保护区内,人们试图修建一个水坝。
他们打了无数报告,开了无数会议,做了无数ppt。终于拿到了施工的预算和批文。眼看挖掘机就要进场了。
这时候他们发现,想修水坝已经被河狸修完了。
工作人员感叹道:省了120万欧。
https://www.tagesschau.de/ausland/europa/biber-staudamm-tschechien-100.html
#一些感想
《远东冰原上的猫头鹰》
今年读完的第二本书!
非常喜欢的一本,作者的文字朴实易懂,又带着一些黑色幽默。全文是关于作者的博士课题,为了保护世界上最大的猫头鹰——毛腿渔鸮,分3阶段到俄罗斯的滨海地区进行野外考察,并针对考察结果提出保护计划。期间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也有不少惊心动魄的遭遇,考察计划中也有很多曲折,但作者都一一克服了。
这也是我第一次如此实际地感受到保护一个物种有多难,首先渔鸮神出鬼没,光是找到它们就花了几个月时间;之后又得绞尽脑汁在不伤害它们、不妨碍它们正常生活的前提下进行捕捉,带上GPS定位仪器,之后还要再捕捉一次进行数据回收;光是如此还不够,还需要了解渔鸮生活的环境本身:从渔鸮居住的森林出发,调查树种的多样性、高度、密闭性等;同时还要囊括渔鸮的食物:鱼群的密度,鱼的大小周期,等等。保护一个物种并不只是圈地那么简单,需要实实在在地去了解和它相连的所有相关事物。
在这本书中还描写了大量远东地区当地人民的生活,都很有趣,俄罗斯人真的离不开伏特加哈哈哈哈!还有各种对队友的吐槽,特别喜欢谢尔盖,真的神队友,如果没有谢尔盖对当地渔鸮分布的了解,估计项目展开还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只能说认真的作者真的是遇到了一位非常得力的助手。
野外考察总是伴随着枯燥和艰苦的环境,面对挫折,作者每次都轻描淡写地带过,还不忘对糟糕的现状进行一番吐槽和发掘亮点,真的很让人敬佩。感谢作者写了如此生动的作品,让人们更加了解这种神秘的巨大猫头鹰。
鱼缸话题
把性格最差的两条孔雀鱼兄弟的几把剪掉了(剪掉了呢) 防止它们延续这劣质基因 本以为它们会老实一点 甚至担心过它们被别的公鱼霸凌(类似于绝育流浪猫的情况)
结果它们只是不再试图鸡奸其他公鱼了(详见孔雀鱼的同性性行为一贴)因为没有鸡鸡了 打架依然很在行 依然会追母鱼 但因为没有几把了它们会用嘴啄母鱼的臀鳍 可能它们知道自己失去了几把
让我没想到的是被我阉割的这两条鱼开始互相不爽 两个太监每天缠斗好似阴阳鱼
看到鸟类科普而产生好奇心于是破事水
@sugimotosani 看到判断鸟类羽翼类型的特征“翼指数”,第一时间居然觉得是“Wings Index”心想这是个什么无量纲常数之类的? 但仔细一看才发现大概是“翅膀外稍突出来像手指的羽毛的数量”
不过查了下确实有类似的东西:手翼指数HWI(Hand-Wing Index)。这是一个衡量鸟类飞行能力和迁徙潜力的形态学指标。查阅得知:
“栖息于开放环境(如海洋、草原)的鸟类往往具有较高的HWI,而生活在森林或灌木丛中的鸟类则HWI较低,以适应起降频繁和空间受限的环境。”(此总结和p2的计算公式由GPT生成)
P1来源: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41457212_Ecological_drivers_of_global_gradients_in_avian_dispersal_inferred_from_wing_morphology
>人畜情未了(FUB free
人畜无害
!会喜欢转发动物包括昆虫相关的嘟文请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