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 newer

離我們這兒不遠的一家農場主接受本地報紙採訪,說市民們能喝上便宜的牛奶,幾乎全靠無證擠奶工。

“那他們就該走合法途徑申請工作簽證啊”。這個農場主說誰想打黑工啊,他想給他的工人們辦簽證想得要命,但是沒有給他們的工簽類型。現在政府給藍領工人的幾乎只有季節性勞工工簽。過了規定的工作季節,政府會要求工作場所關閉,還會隨訪查崗。但是奶牛是不會管你這些的,而且現在也沒有美國人願意住在農場裡,還早上兩點起床去擠每天的第一輪奶,然後每12個小時輪一班。如果有合法途徑,農場主並不在意多花錢給工人辦簽證,但現實是為了保住這些工人,農場主們要親自參與到給這些工人編造身份的非法活動中去,跟蛇頭和幫派打交道才能辦好。

依然是西雅图Woodland动物园里的。黑黑的那只是Pygmy Goat/矮山羊(超上镜!),白胡子很仙那只是Nigerian Dwarf Goat/尼日利亚矮种山羊。它们都很乖,没从来参观的小孩子们手里吃叶子。

有些孩子的行为真的很讨厌——不止一个大人(包括我在内)三番五次和他们说牌子上明白写了不可以喂山羊,他们压根儿不听,一个喂完拔腿跑了下一个又凑过来。我一开始注意到是因为有个亚裔女娃很认真地试图阻止她同学们的这种行为。那一刻想起了柯南里小林老师小时候的样子 :aru_0160:

#西雅图碎碎念

刚才摸了摸白猫的肚子,感觉有肿块,吓得仔细摸了摸,感觉可能是屎,之前医生给猫体检的时候随口说了一句有一些便便,我还在想怎么摸出来的,所以说我现在也能摸出猫屎了吗!

Show thread

去给mochi取药,发现新来的兽医助理给每个袋子都画了小狗画像。超可爱

倒不是想指责什么具体的人,也知道感受会随着境遇变化,但每每看到退养,还是感到一种“(动)物哀”,然后更厌恶人类中心主义。是啊,人确实可以忍受过后喊停,认为自己理性判断了,然后送走动物,但这种行为就是让动物去承担更大的后果。我希望每个弃养退养的人都知道,爱是克制,不是因为你选择了,而是因为动物没得选。

北大西洋露脊鯨(North Atlantic Right Whales)对生活环境非常敏感。它们经常会更换自己的栖息地。几年前,科学家们一度以为他们找到了露脊鲸在缅因湾的栖息地,没想到论文刚一发表,露脊鲸就再也没有用过这个栖息地。科学家Dr. Brown表示:“I don't know how they read this stuff...”

追踪不到栖息地其实并不利于科学家对它们采取保护措施。露脊鲸现存不到400头,是极度濒危物种。2003年,加拿大为了保护栖息地,在Fundy海湾禁止了部分航线通行,是国际海洋史上第一次为了保护濒危动物而更改航线。但露脊鲸的栖息地随后向北迁移到St. Lawrence海湾,那里的保护措施一度没有跟上

如今,加拿大运输局每年会公布哪些东海岸沿线区域是保护区,在各个区域都有针对各类船只的限速。美国的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OAA)也在做相同的努力,曾在2022年向国会提案,希望对更多类型的船只进行限速。但这个提案一直被搁置

2025年1月特朗普上任,就职总统的第一天就签署行政令,暂停了NOAA上千万美元的经费。2月,另一道行政令解散了NOAA管理海洋渔业的部门,这个部门从1971年起就负责执行濒危物种和海洋哺乳动物保护法案。同月,DOGE裁撤了NOAA上百名员工

theglobeandmail.com/canada/sci

#读新闻 #噢加拿大

突然开始唱奶多牛少牛多奶少到底奶牛多少才算真正奶牛猫

在看致命的胡蜂 :ablobcatknitsweats: 书里面写的被蜂类蜇后的方法和我去年被蜇后救护室的处理方法一样,先是用真空针管吸取蜂毒再在患处涂抹皮质醇外用药物减轻疼痛,这只是在我没有对蜂毒过敏和土蜂这种毒性小的蜂蜇的情况下 :0220: 如果是胡蜂科的蜂,就要应急处理后去医院注射肾上腺素,或者地米注射液 :0220: :0220:
夏天蜂类也开始活跃了,大家遇到蜂蜇时一定要谨慎处理,不然真的会很危险…去野外玩的话尽量不喷香水,穿浅色的衣服,遇到单只侦查的胡蜂就绕道走吧,真的被蜇了也不要打死它,胡蜂有通知蜂群的费洛蒙,打死的话会有被蜂群袭击的风险………

不过我也就是叶公,如果虫子真的出现在了床上或者意料之外的时机/地方,我应该也是会崩溃的。搬到加拿大之后物理大哥和我都非常感恩的一点是,再也没有未知的虫子夏天会在我脚上和腿上咬奇痒无比又很久消不掉的大包包了。
想起来我看的一本昆虫的书,有个昆虫学家在非洲被稀有的某种蝇叮了,还被产下了卵。背上有两处吧,回了美国后,第一处被一个医生在没有经过他同意的情况下,用暴力手段摘出来了,他气得差点要跟医生干架。然后决定把第二个“孵”出来。所以就定时请老婆在他背上消毒,给蝇的小孩创造条件。
可能还需要点麻醉什么的,因为据说孵化的过程挺痛的。但是几个月过去,稀有的小蝇孵化成功(从他背上)飞出来。他身上相应的伤口愈合,但是大自然还是厉害,伤口处比美国医生的第一个手术要自然完整得多。他说自已有了点“妈妈”的心情,兴高采烈地把它做成了标本。
昆虫学家的爱,那才是真爱啊。以身饲虎啊。

在说什么呀 

感觉宰杀动物最崩溃的场景还是我根本不爱吃这东西,但也没有办法把它放生或者转送,因为那是一条凌晨出现在我家厨房已经奄奄一息却重达两公斤的鱼,弯曲地装在一个小小的铁桶里无法控制自己的浮潜,也没有流动水为它提供足够的氧,如果我现在不宰杀它,等到天亮起来它一定已经死了,等到那个时候就不新鲜了,如果我现在将它新鲜毙命,它就可以新鲜地放入冷冻层永远新新鲜鲜,因为我真的也不爱吃,世界上怎么会有这种无论做与不做都愧对一条鱼的生命也愧对我自己的生命的时刻。

今晚睡航空箱适应一下……!
委屈鸦仔了呜呜呜啊啊啊啊

#hellofreak

在说什么呀 

你知道鱼特别大的话头骨会很硬你真的要用决心杀人的力气去砸它的脑壳才会击晕然后你准备剥它皮的时候忽然又弹跳了一下,这种时刻就会有点崩溃,还是让我杀人吧起码我能从猴子的面容看出他到底厥过去没有但鱼全都是同一个表情啊!

Show thread

@tyou 想说这种稍微偏黄的绿色会吸引虫子啊啊啊啊!如果要去有虫的环境,户外用品不要用黄色/黄绿色

无人在意但其实最喜欢鸟这种生物。又会飞又漂亮又聪明还能随便在讨厌的人头上拉屎,大自然的完美造物!

《研究称鱼临死前经历数十分钟的痛苦》 每年人类吃掉了逾两万亿条野生和养殖鱼。但你可知道鱼也能感受到痛苦?根据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期刊上的一项研究,科学家报告鱼临死前会经历数十分钟的痛苦。以彩虹鳟鱼(Rainbow Trout)为例,研究人员根据行为学、神经学和药理学证据估计,鳟鱼死亡前要经历平均 10 分钟的痛苦。特定情况下痛苦时间会持续 20 分钟以上。鱼被杀死通常是暴露在空气下缓慢窒息而死,为了让鱼能死得痛快,研究人员建议用电击或打击头部快速致死。 | solidot.org/story?sid=81520

Show older
Petlover

欢迎来到petlover站 本站是个宠物主题的长毛象站点,欢迎大家来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