鲀话题
鲀子活着时没有拍到照片的一件事写下来防止忘记:玛丽鱼苗隔离用的透明塑料盒长了一层绿藻 变得斑驳模糊 有一天我正在观察鱼苗生长情况 鲀子的脸 ϵ( ◉ Θ ◉ )϶就像恐怖电影里的大白鲨一样缓缓浮现在隔离盒的地板下 它很想吃小鱼苗
“文学上“想象”这个词的本意就是想念大象,古人因为象群的远去产生了思念,才有了“想象”这个词语。也因为再后来的人只找到大象的骸骨,没见过真正的大象,引申出了“好像”、“形象”的词。”
😲好可爱,顺便给大家分享原博:
https://weibo.com/3030975747/5146325259911674
*来自原博评论:在《韩非子•解老》中有这样的记载:“人希(稀)见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变其图以想其生也,故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也。”由于人们很少见到活的大象,只能根据死象的骨骼来推测其生前的形态,这种通过间接信息进行推测和构思的过程,被称为“想象”。
米娜,慎重点开,有大蜘蛛视频
吓死我了啊啊啊啊啊啊啊啊!搁家里待得好好的一抬头看到一只大蜘蛛吓得我魂都没了啊!!!
看了半天不知道该咋整因为它在靠近天花板的地方,俺冲去澳洲人的家里看到他在打电话,于是俺在手机上打了一行字跟他讲我房间里进大蜘蛛了我该怎么办,澳洲人看完就开始笑,边笑边跟对面电话里的人说小孩房间里进大蜘蛛了我去帮忙弄一下
他进来看完跟俺说这个品种的蜘蛛不咋危险,虽然要是被咬了会酸,最危险的是红背蜘蛛被咬了得吃解毒药,但基本不会死除非本来就是快死了的人(。然后教俺怎么用杀虫剂,就是对着蜘蛛喷但不要喷在它身上,过一会儿它就会被毒到不太会走路从墙上掉下来,然后把它收拾走就好咧
虽然杀了跟俺暂且相安无事的蜘蛛觉得有点抱歉,如果能有什么东西可以让我把蜘蛛抓了放门外就好了
《鹦鹉如何模仿人类说话》 发表在《自然》期刊上的一项研究发现,鹦鹉和人类产生复杂声音的大脑机制相似。人类言语是一种复杂的交流形式,需要精准控制发声器官来产词汇。人类不是唯一能够发声的生物,鸟类也能以这种形式交流,但方式不同。其中虎皮鹦鹉能够发出许多种声音,包括模仿人类说话,让研究者推测这些鸟类与人类发声背后的神经过程可能类似。研究人员分析了鹦鹉和鸣禽(斑胸草雀,与虎皮鹦鹉相比发声学习能力有限)的神经记录,以揭示大脑如何编码发声。他们发现,这两种鸟用不同的脑区控制发声。其中虎皮鹦鹉用前弓状皮质的中央核,它经脑干连接鸟的鸣管(鸟的发声器官),从而产生多种不同发声。 | https://www.solidot.org/story?sid=80834
之前被推荐蓝闪蝶标本的广告,配文“这种蓝色在自然界中是稀世之美”——顿时感觉人类好病态,好恐怖。明明天与海的蓝色无穷无尽,却要通过杀死另一个生命的方式来把这种蓝据为己有。
宣扬生物制品(比如象牙,比如貂皮,比如点翠)的美时配上这种发言,就会让我突然觉得很悲哀。当然这样的心态也很容易被攻击就是了,毕竟剥削动物的情况那么常见,只要还在作为人类生活就不可能避免,衣食住行方面的几乎一切便利都与虐待动物的产业直接相连,我这样的感慨也无非是“君子远庖厨”,甚至“何不食肉糜”。
但我还是不可避免地感到很悲哀。我想起我小时候采摘花朵收集起来,但花很快就枯萎腐烂了,我当时很震撼,因为这种自然现象在自我中心的小孩看来,简直是一种报复:
因为我想以这样破坏性的形式占有你的美,所以你这样毫不美丽地死去了,你在用你死后不可避免的丑陋惩罚我。
因虹胞和色素胞反光而闪烁的彩色鱼类也是这样,死后不可避免地立刻失去色彩。就像麝鹿死前会咬破自己的香囊,而让人类再也不能拥有自己的香味。
人类很自恋,非常自我中心,看到这样的场景后,觉得:你是想要这样复仇吗?
其实你只是死了。
>人畜情未了(FUB free
人畜无害
!会喜欢转发动物包括昆虫相关的嘟文请注意!